病虫害监测、鉴定及绿色防控认准泽农生物

针对上级的小麦赤霉病防控对策,官方可靠!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1.02.22
    小麦赤霉病及其毒素预防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长远来看,必须在种植结构调整、抗病品种选育以及防治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才能达到病害持续控制的目的。为此,笔者结合前人经验,作此文供同行批阅借鉴。
    一、加强抗病品种选育和布局

    抗病品种选育和合理布局是控制小麦赤霉病的根本措施。在长江中下游等病害重发区,优先选用'扬麦,、'宁麦,等系列的抗性品种,避免跨区域种植'烟农,系列、'豫麦,、'郑麦,等高感品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江淮和黄淮地区应将赤霉病抗性列入小麦育种重要内容和品种审定指标。应利用己有的抗性资源,进一步创新抗性种质材料,整合资源、聚集力量、加大扶持,加快小麦赤霉病抗病品种选育进程。实施相同生态区域主推品种和搭配品种相对统一,解决品种多、乱、杂现象;做到适期、适量播种,平衡施肥,群体适宜,控制田间湿度等易造成病害流行的小气候条件。

未标w题-1

    在调整种植结构方面,应优化小麦生产布局,稳定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积极引导流行频率高的沿江地区改种油菜、蔬菜、绿肥等作物,或实施间隙休耕,减少病害的发生风险。
    二、完善秸秆还田措施
    秸秆还田粗放,使得大量未腐熟的秸秆残留在土壤表面,有利于赤霉病菌的生长繁殖。调研发现,赤霉病菌在玉米秸秆上产生的子囊壳比在水稻秸秆上多140%-180%;此外,病菌在未腐烂的秸秆上还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极显著增加了菌源量。因此,应大力推行秸秆深埋,通过土壤深翻将还田秸秆掩埋在20cm以下土层,辅以腐熟剂加快秸秆腐熟分解,减少菌源基数。有条件的地区提倡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病菌在田间的繁殖基质,有效压低菌量。
    三、加强病情监测预警
    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短、组织难度大,因此有关部门要系统做好病原基数调查,密切关注小麦生长发育进度和天气情况;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及时会商分析发生动态,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明确预防控制时期。同时,加强病菌抗药性监测,及时预警抗性发展趋势、制定抗药性治理预案,科学防控病害。
    四、实施病害分区治理
    在当前缺乏抗病品种和粗放秸秆还田的现实情况下,药剂防治是赤霉病防治的重要抓手,应“立足预防、分区治理”。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等赤霉病重发和常发区,坚持“主动出击”不动摇,抓住齐穗到扬花初期这一关键时期,落实药剂预防措施;生育期不一致及抽穗扬花期如遇到连阴雨、大面积结露或雾霾等天气,需隔5-7天再次用药,保证药剂防治。黄淮中北部、华北南部偶发麦区,要坚持“预防为主”不放松,一旦穗期天气条件适宜病害发生,立即组织药剂防治。

    鉴于当前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等常发区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实际情况,应停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及其复配制剂,提倡氰烯菌酯与三唑类药剂混用,防治赤霉病,兼治其他病害;同时加快丙硫菌唑、叶菌唑等新型药剂的登记与示范推广工作,丰富赤霉病防治药剂品种,提高防治效果。其他地区也应根据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监测结果,调整用药策略和有效用量。此外,优先选用耐雨水冲刷的剂型和雾滴细的植保机械,施用药剂时要保证有效成分和助剂的剂量,确保防治效果、抑制毒素产生。

未标w题-1

    此外,要加强田间管理,科学运筹肥水,防止小麦群体过大造成植株郁闭;及时清沟理墙,降低田间湿度,避免形成适宜病害流行的环境条件,以减轻病害流行危害。小麦蜡熟末期到完熟初期要及时收获、晾晒烘干,避免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湿度过高,导致病菌继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
    五、强化赤霉病防控协作攻关
    建议组织相关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企业联合攻关,加强抗病品种选育和布局、病害灾变规律、预测预报、新药剂研发和应用以及真菌毒素控制等研究工作,集成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病害持续治理、减少毒素污染提供技术支撑。
    苏州泽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致力农林学昆虫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小麦赤霉病防治资源。目前已与南京林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合作,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产业。

【相关推荐】

咨询热线

400-157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