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监测、鉴定及绿色防控认准泽农生物

小麦赤霉病流行成灾原因,三个重点分析!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1.02.19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是小麦的常见病害之一。笔者根据资料查阅,编写总结了各种引起小麦赤霉病成灾原因的文章,供广大农业参考,互相进步!
    一、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缺乏

    目前,除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扬麦,“宁麦”,“镇麦”,等一些春性品种有一定的抗病性以外,大部分麦区种植的品种缺乏抗病性。我国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宄室连续多年测定了我国2000多份小麦品种,发现90%为感病品种。河南、山东等地区的丰产品种对赤霉病都表现感病,存在“高产品种不抗病、抗病品种不高产”的问题。此外,'扬麦,、'宁麦,系列等品种虽有较好的抗性,但受生态型的限制在淮河以北地区不能种植。

未标题-2wen

    二、气候变化有利于病害流行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温湿气候型重大流行性病害,抽穗扬花期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暴发成灾。受全球气候变暖、雨区北移影响,黄淮麦区小麦抽穗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概率增加。长江中下游、江淮稻麦轮作区,部分农民为优先保证水稻生产常常推迟小麦播种,使得小麦生育期不整齐。2015年江苏省扬州市调查发现,大面积小麦抽穗扬花期相差10天以上,部分田块同一品种小麦生育进程相差3-5天,导致小麦易感病生育期拉长,增加了抽穗扬花期遇高温、高湿天气的概率朗。此外,高产密植栽培导致田间密闭、寡照,雾霾和结露也增加了田间湿度,为病害流行成灾创造了有利条件。

未标文章题-2

    三、秸秆还田增加菌源积累
    小麦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适合度高,在水稻、玉米等作物残体上能大量繁殖,来年成为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近年来,我国普遍实施的秸秆还田,赤霉病菌在土壤表层及表面未腐烂的秸秆上大量繁殖,为病害暴发流行提供了充足菌源。据安徽农业大学丁克坚等在安徽省太和县大面积调查中发现,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中,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是未还田对照区的2.78倍。可见,秸秆还田导致赤霉病菌在田间积累,显著增加了初侵染源的菌量。
    苏州泽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致力农林学昆虫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小麦赤霉病防治资源。目前已与南京林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合作,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产业。

【相关推荐】

咨询热线

400-1579-116